本院引進子宮頸防癌新利器-薄層抹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癌科主任 鄭丞傑

    日前臺北市有位婦女透過民意代表召開記者會,控訴連續兩次作子宮頸抹片都通知她正常,尤其今年五月才作過抹片,六、七月間卻因為大出血被診斷出子宮頸癌第二期,且腫瘤已超過四公分,這種消息不免讓婦女朋友既擔心又困惑:怎麼會這樣呢?究竟子宮頸防癌抹片可不可靠呢?

     針對這個案例,有幾個可能性必須考慮:(1)的確有少數的子宮頸癌由於長在內子宮頸,而不在一般常見的外子宮頸口附近,因此抹片檢查不易發現。(2)的確也有不到3%的子宮頸癌是屬於快速長大的癌症。(3)子宮頸抹片本來就是用來找出零期癌之前的「癌前病變」, 第一期之後的侵襲性癌,反而會因為被癌細胞侵蝕,而有細胞壞死、出血,易造成檢查的偽陰性,因此侵襲性癌的抹片偽陰性並不令人意外。(4)第1 B期之後的侵襲性癌通常是靠醫師的警覺性,肉眼即看出有問題,立即作切片檢查,即可證實,不大需要依賴抹片檢查。

 另外,這位婦女抱怨她的兩次抹片報告,一次是「細胞太少」,一次是「太厚或太多血液」但是都通知她正常,使她錯失良機。針對這點,其實衛生署最近已經開始給付因為抹檢品質不良而必須重新作一次抹片,婦女朋友可以好好利用,當然醫院有義務通知婦女朋友返診重檢。

除了重檢之外,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準確度高很多的薄層抹片(Liqui-PREP,Thin-Prep,Autocyte)。傳統抹檢從採樣、將細胞塗上玻片到判讀,都可能產生誤差,尤其研究發現,以棉棒、木片或子宮頸刷採檢細胞時,由受檢者採集下之細胞僅兩成被放在玻片上,送達實驗室檢查,其他80%均留在刷子、棉棒或木片上被丟棄,並無法忠實反映患者當時狀況,欲檢查的細胞也因此未必被檢查到;而玻片中若有血球、分泌物或塗層細胞重疊,容易遮掩住欲判讀的異常細胞,在顯微鏡下更會影響判讀。臨床應用已有五十多年的傳統抹片檢查,其受到各界爭議的部份也正是其偽陰性高達10-40%。

針對這個缺陷,近來年國外已開始採用新的薄層抹片技術檢測,並且用為第一線的篩檢工具。此技術已通過美國FDA認証,其中麗柏薄層抹片(Liqui-PREP)並已取得我國衛生署醫療器材許可證,正式進入台灣,國泰醫院婦產科也在2005年10月開始提供這項嶄新的服務,可以說是婦女朋友保健的一大福音。
新的薄層抹片方法是將採集下的細胞百分百完全放入特殊的液體中保存,並送達實驗室檢查,如此就先解決檢体細胞被丟棄,無法忠實反映患者當時狀況的誤差;再將採集瓶中所得的細胞經濃縮步驟,可以集中真正欲檢查的細胞;及清潔掉血球、分泌物等干擾雜質;將所有的細胞均勻塗在玻片上,減少細胞重疊造成的判讀困難,經過這些步驟可將抹檢準確率提高到九成以上。

目前美國婦癌醫學界的建議是,如果能採用薄層抹片,則三十歲以下的婦女,抹片檢查為正常者可改為每兩年作一次;三十歲以上的婦女,如薄層抹片結果正常且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為陰性,也可以每兩至三年作一次。

   總之要讓「六分鐘護一生」,不要變成「六分鐘誤一生」,現代的新科技已經越來越有辦法了。

   

,薄層抹片細胞分布均勻,幾乎是單層細胞玻片,再加上血球、分泌物等干擾物質已經過清洗去除,很容易判讀出欲診斷的異常細胞,提高檢出率。 顯微鏡下觀察,傳統抹片厚薄不勻的玻片,再加上血球、分泌物或細胞重疊,容易遮掩住欲判讀的異常細胞,造成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