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花野花都怕菜花

 

菜花的醫學名稱是「尖形濕疣」,因為長的像花椰菜的樣子,因而俗稱菜花。

菜花是由一種叫做「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微生物所引起,通常由性接觸傳染,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一種性病。這種病毒容易生存在溫暖潮濕的黏膜環境中。熟知的尖形濕疣傳染途徑大多以親密的性接觸傳染為主,此乃由於生殖器及肛門周圍提供此類病毒生存及繁殖的絕佳環境,因此,依據西歐國家的統計調查,尖形濕疣多好發於二十至三十歲間的性行為活躍族群,罹病率約為一至二%。

菜花的傳染力很強,而且潛伏期可長達三週至八個月之久,也有報告長達一年半以上的,平均約三、四個月才長出來,所以有些人已經兩、三個月未近異性,突然發現私處「開花」,而感到一頭霧水,甚至以為是游泳、三溫暖、泡溫泉感染,其實如果瞭解此病之潛伏奇特長,便知今日之「開花」,必有昔日之「播種者」了。

通常感染菜花之後,初期只是尖頭的顆粒狀突起,不痛不癢,但愈長愈大,範圍也越寬廣,從「一朵小花」變成「花圃」,如不治療,則再變成「花園」,樣子也就愈像花椰菜。不過,其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粉紅色、肉色或污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乳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突起等,因此有時還需病理化驗協助診斷。

菜花常侵犯部位為男性的陰莖冠狀溝,包皮繫帶、龜頭、尿道口等處,女性則以陰唇、陰道、子宮頸最常見。女性上會侵犯到會陰、肛門口、直腸,甚至也會因口交而傳染到口腔。

前一陣子,有個男子在KTV包廂內唱歌,不勝酒力,而趴著睡著了,朦朧中似乎有人壓在他身上,醒來感覺肛門不大舒服,過了兩個月肛門長出菜花,求醫才知原來自己被強暴了,所以肛交如不使用保險套,是相當危險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婦女朋友的小陰唇內側面有許多圓頭的小突起,那是正常構造,常常被誤判為菜花,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也做不必要的處置。事實上,菜花是尖頭的,而且也不會長得那麼對稱,也不會一直只長在小陰唇內側面上,這都是可以鑑別診斷的。

近年來,菜花最令人矚目的是,雖然百分之九十是由第六型的人類乳突病毒傳染,但也有少部分為第十一型和第十六型的病毒所引起,而第十六型的病毒在子宮頸癌中相當常見,因此尖形濕疣的患者,已被認為是日後易發生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甚至與外陰癌、陰道癌也可能有關係。因此罹患過菜花的婦女,務必記得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由於潛伏期長,加上感染初期病徵表現的不確定性,不但會影響到病患的自覺及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判斷,更因此導致疾病傳播快速,以及常見治療後再次復發,或一再地被其性伴侶傳染到相同的病症。除此之外,更有患者經性行為後同時感染到多種性病,而其中可能包括的淋病、梅毒或愛滋病等,最好請專業醫師一併徹底檢查。

感染到尖形濕疣,除會造成生理上的刺激、不舒適感,在面對另一半時的內疚感,及社會對感染 性病的負面觀感,同時也會造成患者心理上及精神方面的壓力。因此,如何有效且迅速的治療尖形濕疣,是病患與醫療專業人員共同追尋的目標。

目前尖形濕疣的治療方法以局部直接治療為主,包括:液態氮冷凍術、化學燒灼、手術切除、雷射電燒等方法。其中不論是手術、雷射、電燒及液態氮冷凍等療法,均需於醫療診間經由醫療專業人員實施,因而受限於就醫方便性、多次就診因素、醫療設備的限制,以及患者忌諱就醫的心態。而且一方面一些尚在萌芽階段的「小花」,肉眼未必看得見;另一方面,如果性伴侶也罹患卻沒有同時治療,容易「春風吹又生」,因此有時未必能夠一次斷根。

外用藥品療法除了一九九九年已被公告不建議使用的植物粹取液及治癌用藥外,有一藥品為國內為一再醫師指導處方下可由病患自行居家使用的乳膏外用藥--化疣敵( Wartec),其有效成分Podophyllotoxin為抗有絲分裂劑,可針對人類乳突病毒及患處表皮細胞的DNA異常增殖現象產生抑制作用,據國內外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可達到八十%左右的治癒率。

家花野花都怕菜花,預防之道唯有避免不潔的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一旦罹患,則雙方甚至多方都得接受檢查治療,才不會老是「春暖花開」、「花謝花又開」。(作者現任台北國泰醫院婦癌中心醫師、台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 鄭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