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性別比率懸殊 兩岸都有隱憂

 

中國人一向重男輕女,加上現代人晚婚、孩子生得少,人工生殖技術發達,這幾年國海峽兩岸嬰兒性別比率已高達一0九比一百,打破天生的平衡;尤其大陸在長期推行一胎化政策下,男女比率更懸殊;未來兩岸男生可能越來越難找到老婆。 廣 告

由台灣性教育協會和北京計畫生育協會合作的「兩岸計畫生育及性教育推廣」座談,昨在台北市立婦幼醫院舉行;兩岸的婦產科專家除了互換兩地的生育政策和性教育概況資訊外,針對兩岸分別因少子化和一胎化政策,及傳統重男輕女概念所造成的新生兒性別比率失衡,也令專家引以為憂。

根據內政部統計,這幾年來,新生兒男女比多達一0八或一0九比一百,比正常一0五比一百明顯高出許多,這種現象在今日十歲以下的這一新世代尤其明顯。台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鄭丞傑表示,雖然台灣這幾年重男輕女的觀念已比從前淡許多,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晚婚,不孕加上少子化,而人工生殖技術又發達,藉著精蟲分離術可將生男比率提高至七至八成;這些社會因素和心工生殖技術的進步,多少都影響使得新生兒男性的比率高過女性。

而大陸嬰幼兒男女比差距更大,甚至有資料顯示高達一一六比一百,還曾有學者推估,未來大陸未婚男性將高達四千萬人,比台灣、大陸、香港、日、韓合起來的未婚女性還要多。但昨天與會的大陸學者認為,這種預測太誇張了!北京計畫生育協會表示,這些數據應是來自男女比例較懸殊的省分,而非普遍現象;以北京市為例,嬰兒男女比約一0八比一百,全大陸平均值則為一一0比一百,和台灣差粔不大。

但鄭丞傑認為,大陸重男輕女遠較台灣嚴重,鄉村地區仍有生男丁可幫忙務農的觀念,加上一胎化政策,不少沒報戶口及跨省分生產的「黑戶」,嬰兒男女失衡比率應遠遠高過台灣;而男女失衡最讓人擔憂的莫過於男性未來找不到老婆。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這點台灣不需太擔心,雖這幾年台灣性別比例男性成長較多,但成長曲線穩定,加上男性卅歲以前的死亡率比女性高一至二成,所以男性應不必過於擔心未來婚配問題,且文明國家大多有嬰兒男性略高於女性情形。

除了男女失衡問題外,這幾年台灣青少女產子及未婚生子的比率越來越高,代表台灣社會越來越能接受未婚生育;鄭丞傑說,甚至有不少人「上了車也不補票」,即使同居育子,也不願走入婚姻。相較之下,大陸的觀念仍保守,雖官方缺乏青少女及未婚生子的統計;但是高中生未婚生子,就足以成為大新聞,一般也很少聽到青少女懷孕的例子,顯示兩岸在觀念的開放程度上仍有差距。

【記者劉郁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