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腫瘤癌症新知之十--子宮頸癌檢測的新方法(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癌科主任 鄭丞傑

  子宮頸癌多年來始終是婦科癌症發生率排行榜的榜首,含原位癌在內的話,在台灣每年約有五千個新增病例發生,其中,有將近一千名死於子宮頸癌,死亡率達20%以上,如單計侵襲性子宮頸癌,則更高達將近四成,原因是有不少案例拖到末期才求醫。雖然從一九九四年實施全民健保之後,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每年都可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是,篩檢率始終偏低,至今篩檢率較高的台北市,每年也不過35%左右,全台灣則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不做的女性依舊不會去做,不但辜負了政府的美意,也讓我國的子宮癌發生率居高不下。


  事實上,要形成侵襲性子宮頸癌並不是那麼容易,必須經過癌前期病變,也就是所謂的細胞變性(cervical dysplasia),或稱為上皮內鱗狀細胞病變(SIL),或子宮頸上皮內贅生瘤(CIN),這是一個好幾年的演變過程,因此,只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診斷,簡單的治療就可以有極佳的效果。

 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然具有10-40%的偽陰性,但是基於簡便、經濟、適合大量篩檢,是目前各種篩檢法中最符合經濟效益的一種,也是目前我國的公共衛生政策,因此,作為預防子宮頸癌的第一線工作還是非它莫屬。

  傳統抹片檢查是用抹片刷刮取子宮頸細胞,塗於玻片上後送實驗室做病理學判讀,雖然準確度不夠高,但幾乎所有的婦產科醫師都一致認為,只要每年都去做,且連續三年都沒問題,一般而言,失誤的機會其實是微乎其微。話雖如此,很多婦女朋友還是擔心偏高的偽陰性,因而殷殷期盼有沒有更可靠的檢測方法。

  實施已有多年的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其受到醫界爭論的部分也正是其偽陰性高達10-40%,有部份是因為採樣技巧不夠好,另一原因則是受檢者本身的問題,例如子宮頸閉鎖、停經後子宮頸萎縮又未補充荷爾蒙、子宮頸嚴重前屈或後屈,使得採取內子宮頸細胞相當困難。此外,如果抹片上塗得太厚,亦即多細胞重疊在一起,判讀上也相當不易,這一點是醫護人員必須加強再教育的。

  另外一個常見的偽陰性原因是判讀失誤,由於一張抹片上有二、三十萬細胞,要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做出判斷,實在不易。目前國內普遍是由細胞技術員先做一次看片工作,先剃除掉他們認為正常的片子,剩下一、兩成可能有疑問的才交給醫師判讀,不過如果第一線的技術員誤將異常片子看成正常,醫師也就沒機會去看那些片子了。而即使是醫師看的那些片子,也因為種種因素,不可能萬無一失。
 
  近年來為了增加抹片的準確度,醫學界陸續發展出許多輔助篩檢方法,如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法(HPV),薄層抹片(THIN PREP.,AUTOCYTE)、螢光檢測法(PAPSURE)及分子診斷法、電腦輔助抹片判讀(PAPNET,AUTOPAP)等。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法
  近年來的許多研究報告中均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在子宮頸癌致病機轉中有其重要性,是造成子宮頸癌的元兇,一般認為可以檢查有沒有感染高危險性病毒,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8,作為輕微異常抹片,亦即CINⅠ、ASC-US 的進一步分類,再決定是否要再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其檢測的方法是用採檢刷刮取子宮頸細胞後,置於特製保存液中送檢。
此法敏感度高,也能找出癌病源,準確度約95%,其缺點是雖然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對子宮頸高度癌前期病變有極高的偵測率,不過,婦女在三十歲以前乳突病毒暫時性感染的比率非常高,亦即不少年輕婦女雖有HPV感染,但由於抵抗力好,其中80%只是暫時存在病毒,有可能過一段時間即消失掉,因此,不建議在三十歲以前做乳突病毒篩檢。但三十歲以後的婦女乳突病毒暫時性感染的比率會大幅降低,亦即一旦有感染,甚多都會持續存在,因而已有可能日後變成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此時人類乳突病毒檢驗才比較有意義。

  不過,HPV感染並不等於就是會罹患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感染HPV要比發生子宮頸癌早上好幾年,單靠HPV的感染也不足以造成癌症,還需要其他造成人體抵抗力不足的相關的危險因子,因此,做人類乳突病毒篩檢,雖然不是不好,但有時也會造成婦女朋友不必要的緊張。不過,對曾有過多位性伴侶、太早開始有性行為、曾罹患過其他性傳染病,或從事色情行業的高危險群,或已知丈夫或男友有過其他性伴侶的人感染乳突病毒的機會較高,因此,人類乳突病毒篩檢加上傳統抹片檢查,可多一層防護。

  除了高危險群,針對高齡婦女很容易因為子宮頸的萎縮及乾燥而導致抹片採檢的檢體不足,且更年期後性行為也比較單純且次數較少,暫時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機會大大減少,因此,有不少研究顯示,針對更年期後婦女可用人類乳突病毒的檢驗來篩選那些屬於低危險群的病患,針對那些檢驗結果沒有人類乳突病毒的個案,可改為三年做一次抹片檢查,但有人類乳突病毒的個案則需密切追蹤。


分子診斷法
  雖然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對子宮頸癌形成有其重要性,但卻是在整個過程中屬於初期的階段,亦即是低度的細胞病變(Low grade SIL),因此,就癌形成過程中,在病毒感染更接近癌化的基因不穩定或缺損階段,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測定某些細微DNA重複片段的變化,可以進一步預測子宮頸是不是具有高度細胞病變(High grade SIL),其敏感度和特異性可高達97%,比人類乳突病毒的80%還要準確許多。

  這項新的子宮頸病變檢測新方法,是利用子宮頸抹片塗抹後剩餘未丟棄的檢體,檢測細胞內DNA的變化,不僅採樣方便,不受細胞型態干擾,準確度也高,可說開啟了子宮頸分子診斷和篩檢的可能性。不過,雖然分子診斷法是未來的趨勢,但目前還在研究的階段,要臨床應用還得等些時候。

(未完,下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