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腫瘤癌症新知【八】-六分鐘護一生-談防癌抹片【中】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癌科主任 鄭丞傑

  於究竟多久做一次抹片才適當?這是一個至今仍有爭論的問題,不過最好各國根據不同的國情而考慮才好。


歐美的狀況
  在一九七O年代,北美和歐洲國家,有些建議每年抹片一次,有些兩年、三年、四年、五年抹片一次,誠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看法,即使一輩子只做一次,只要做的時間正確,也比從不做抹片的有好處,因此無論間隔多少年抹片一次,都會有效益,但究竟多久一次既合經濟效益,又能防癌呢?

  美國癌症醫學會(ACS)在一九八O年的指導原則是建議每三年做一次,但由於各方壓力甚大,不贊成間隔三年的婦產科醫師也很多,因此近年來已經改成「所有開始有性活動的婦女,或者十八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每年作一次抹片和骨盆腔內診,如果連續三次抹片都正常,則可以由醫師決定減少抹片的頻度。」

  在這種情形下,據估計在美國十六歲以上的女性,至少百分之九十至少做過一次子宮頸防癌抹片檢查,至少百分之六十的人,在最近三年內曾做過一次抹片檢查。相反地,在台灣,政府當局和婦產科醫學界都呼籲,開始有性生活的婦女,每年要做一次防癌抹片,但是大部分的婦女仍然從未做過或很少做抹片檢查,尤其鄉下地區最為嚴重。


台灣的狀況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地區的色情行業太過發達,據行政院研考會的一項研究指出,百分之五十四的成年男性曾嫖過妓,其中百分之六十八且是經常有嫖妓行為,大家只需看看滿街的賓館、理容院、色情三溫暖、KTV………..幾乎每一個行業,都被色情入侵了,便知道這樣的數字並沒有高估(有些婦女團體認為這還是低估了不少,因為事實上嫖妓是台灣應酬文化中的一部份,所謂「第二攤」、「第三攤」,大都有各種形式的女侍介入)。還有大陸和東南亞的「炮兵團」之旅,也是一個十分常見的消費行為。而娼妓個個都曾和數百、數千,乃至數萬人有過性行為,因而嫖妓者將病毒( 尤其是人類乳突病毒)帶回家給良家婦女的機會很高。更何況丈夫婚前性行為也可能在婚後傳染人類乳突病毒給太太呀!也因此性教育才會強調「全程使用保險套」,因為唯有保險套可以隔絕大部分的性傳染病,包括人類乳突病毒的傳染在內。

  因此,在台灣地區儘管多數的婦女不如歐美那樣早開始有性行為,不像她們那樣擁有多重性伴侶,但是由丈夫身上間接也可能由娼妓傳染各種病毒,因此那有幾人能保險是低危險群?更何況國外的研究也指出,光是把太早開始性生活及性伴侶數目多的婦女,列為高危險群,而只要求她們篩檢子宮頸癌,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事實上高低危險群的分別並不容易,最好還是全面篩檢。最近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也顯示,國外所謂的高危險因子,未必適用於國內,因此有誰是真正的低危險群呢?

  另外,由於性觀念的開放,目前四十歲以下的族群,有不少婦女本身即已曾經在婚前婚後有過多位性伴侶,加上現今離婚率高,一夜情處處有,本身的行為即可列入高危險群的女性愈來愈多,因此子宮頸抹片對每一位有過性行為的婦女都是必要的。
  因此,目前在國內,我們對婦女子宮頸癌抹片檢查的政策仍是:開始有性生活之後,每年要做一次防癌抹片。


特殊狀況
  最近中央健保局開始在做新的鼓吹抹片廣告,改為「建議每年做一次,至少每三年做一次」,原因是每年做而每年都是正常抹片的婦女,可能其實不必每年做,而那些一直不出來做抹片的,則仍是防癌死角。這問題又回到美國一九八O年代的爭議了,不過如果我們想想看,台灣地區的抹片採樣技巧和判讀水準,是否和歐美一樣好?臨床實務上,我們又老是發現婦女朋友連每年一次都忘記,不少人隔了五年來做抹片,卻以為才過了兩年而已,則改為三年一次,難保不會變成有些人五、六年以上才做一次了。事實上,婦女朋友們如能以每年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勞動節…..之類的特殊日子來給自己放假一天做好包括抹片在內的健保工作,是比較不易忘記的可行辦法。

  至於一直還沒有性生活的婦女,也並非絕對不可能患子宮頸癌,尤其是曾經有過重度愛撫的人,生殖器之間的體外接觸也可以傳染人類乳突病毒,因此可以考慮在三十歲以後,找可靠的婦科醫師做抹片檢查,事實上只要小心些,還是可以保持處女膜的完整,而做好抹片檢查。

  至於已切除子宮的婦女,是否仍需做子宮頸抹片?原則上如果本來因子宮頸癌或原位癌而切除子宮的話,醫學上主張務必每年仍做陰道抹片,甚至剛手術後一、兩年,每三個月就做一次抹片。如果是因為其他狀況切除子宮的話,目前健保也不反對每年抹片,不過其實可做可不做了,因為已無子宮頸,而陰道癌的發生率很低,而且大都發生於高齡婦女。不過繼續做抹片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同時檢查卵巢,內診有時會意外提早發現卵巢瘤或卵巢癌。必須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人的子宮切除是只切除子宮體,子宮頸並未切除,稱為「次全子宮切除術」,民間俗稱「切一半」或「切三分之二」,這種狀況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和一般有子宮的人是一樣的,所以務必保持每年作抹片的習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