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子宮在說話

[2009.06 儂儂雜誌]

[儂儂雜誌 撰文/洪淑菁 編輯/林宜屏]

@前言:子宮只是生育的器官,只要不打算生小孩,拿掉也無所謂?沒有子宮就沒有女性荷爾蒙,不算是個女人?即使子宮是女性獨有的器官,但女性對子宮卻有很多迷思,甚至嚴重誤解,正確認識子宮、適當的保養,並隨時注意它發出的警訊,才能讓自己擁有健康的子宮。

@Box:婦學權威 鄭丞傑醫師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副教授,台灣性教育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婦女健康學會(WHAT)副理事長。專長於婦癌大手術、婦科腫瘤、子宮腔鏡手術、子宮內膜異位症等。著有《妳不能不知的子宮健康》、《女生必備健康書》等。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兼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鄭丞傑表示,子宮有「孩子的殿堂」之稱,顧名思議,子宮主要的功能是孕育下一代,不是為了排月經,也不分泌女性荷爾蒙。

雖然懷孕是子宮最重要的功能,但卻不是唯一的作用,子宮在性功能上也扮演一定的角色,當出現性高潮時,子宮會收縮,產生快感,而古代色情小說中提到的「直搗花心」,「花心」指的就是子宮頸。此外,子宮頸還可支撐尿道與膀胱。

@中標:非不得已不拋棄子宮 多年前,子宮切除的情況相當盛行,不少人誤以為,只要不再生育即可摘除子宮,但這個說法並不正確。鄭丞傑強調,在人體精密的結構下,子宮除了扮演生育的主要功能外,還有其他次要功能,一旦出現子宮病症,必須考慮患者的年齡、子女數、未來可能的生育需求,還得評估患者的病況,並確定沒有其他可行性的治療方式後,醫師才會考慮摘除子宮。

鄭丞傑曾遇過兩名女性同時因子宮肌腺症求診,兩人都四十出頭,其中一名患者,兩名子女都大了,另一名患者則是未婚。他同意幫前者摘除子宮,但即使後者因不願忍受長期的疼痛困擾,要求摘除子宮,但鄭丞傑卻不願意,因為他發現後者其實對生育機會,仍抱有希望。

還有一名三十初頭的患者,因經痛難耐,希望動手術。雖然患者已有兩名子女,但鄭丞傑認為,這並不意味患者日後絕無生育的需求,不願冒然為患者動手術。

最後,患者甚至跪求醫師,強調自己日後絕對不會再生育,並考量到患者所服用的止痛藥已經到達最高劑量了,鄭丞傑才同意幫她動手術。

「我會提醒她們,要她們想清楚,如果仔細想過後,仍堅持要動手術,基於病人自主權至上的考量,我才會接受。」

即使考慮生育和病況等情形,決定為患者切除子宮,但只要五十歲以下者,鄭丞傑會盡可保留其子宮頸。專研性學的他直言,子宮頸對性刺激的敏感度很高,治療時,性生活的需求也得一併考量。

以子宮肌瘤為例,手術治療有三種方式,一是只切除肌瘤;二是切除子宮和子宮頸;第三種則是只切除子宮,保留子宮頸。五十歲以下者,因大都仍有較頻繁的性生活,只要患者可以每年接受抹片檢查,醫師會主張保留子宮頸。

@中標:留意子宮警訊與保健
子宮是女性很重要的器官,而當這個器官生病時,它也會很貼心的用不容易被忽略的警訊告知,其中不正常的出血是最明顯的警訊。

鄭丞傑強調,不正常出血最常見的就是在非月經期間的異常出血,但月經期間若表現異常,例如經血量與以往不同、出血時間拉長、顏色改變等,也得提高警覺。

除了出血外,疼痛也是子宮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之一,肌腺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等都會讓女性疼痛難耐。若有異常分泌物也是小心,雖然分泌物大多來自陰道,但子宮積膿或是癌症,也會出現惡臭的分泌物。

要在第一時間查覺異狀,鄭丞傑建議女性,養成寫「月經日記」的習慣。記錄內容包括:每一天經血量的變化,例如一點點、微多、多、大量,且最好將記錄的時間延長至一整個月,包括哪一天出現經前症候群、哪一天的分泌物較多等身體的所有變化。

日記可讓患者清楚了解自己是否有異狀,也可做為醫師診斷和用藥的參考。他表示,有些女性會在月經前出血,或是月經後仍有點狀出血,這時可藉由日記,研判是否是無關緊要的排卵出血,或是因荷爾蒙失調、息肉造成的出血。此外,女性經由記錄,也能掌握自己的排卵期,有助於求孕或是避孕,且可判斷自己乳房腫脹是因經前症候群,還是有不正常的乳房脹痛。

除了要隨時注意子宮發出的警訊之外,平日也要多注意子宮的保養,鄭丞傑建議女性,月經期間盡量不要吃冰,以免子宮縮起來,影響經血排出。

平日宜加強局部清潔,從事性行為時,務必使用保險套,以預防感染,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和骨盆腔內診,了解子宮是否有異常的變化,只要平日保養得宜,並仔細觀察子宮發出的警訊,即可讓女性朋友擁有一個健康的子宮。

@常見的十二大子疾病
子宮是女性獨有的器官,負責生育下一代的重責大任,但也有不少女性深受子宮疾病所苦,鄭丞傑表示,子宮疾病以發炎和腫瘤最常見,歸納後可發現,有十二大子宮疾病嚴重困擾女性朋友。

(1)子宮頸糜爛:
常見的良性症狀,通常是生產時,子宮頸裂傷,並受到感染所致。人工流產、細菌或是病毒感染、血中動情素較高,或服用避孕藥也可能出現此症狀。

(2)子宮機能不良性出血:
子宮不正常出血最常見的就是無卵月經,造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壓力、焦慮、情緒創傷或是中樞神經、內分泌因素、卵巢疾病、慢性代謝性或營養性疾病、藥物等,造成不排卵而月經失調。

(3)子宮發炎
子宮腔表面受到感染或是因避孕器等異物的刺激而引起發炎反應,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子宮內膜炎。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加、下腹痛,甚至發冷發熱、白血球上升,嚴重者還會出現卵巢和輸卵管膿瘍、骨盆腔積膿,若未治療,可能引發敗血症而死亡。

(4)子宮內膜及子宮頸息肉
造成的原因不明,有一說是感染者較易長息肉,除了可能在內診時被發現外,患者也可能在性交後出血、大便時出血,或是月經後有點狀出血、經期變長等症狀。

(5)子宮後屈
子宮體彎向身體後方,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人是先天的子宮後屈,但也有人是因生產、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腫瘤、受傷等因素所致。穿太高的高跟也可能加重症狀,臨床上易有腰痠背痛的狀況。

(6)子宮內膜異位症
正常應只存於子宮內膜的腺體和基質存在於子宮外,常見的部位是骨盆腔內的器官和腹膜上面,常引起月經痛、經期腹瀉、性交痛等。

(7)子宮肌瘤
子宮的肌肉層長出腫瘤,是婦科手術中相當常見的疾病。患者通常有經血過多,或是月經時長拖得很久等症狀,此外還可能有頻尿、大便解不乾淨的表現。

(8)子宮下垂
產後子宮多少會下垂,產次愈多,下垂機會愈大。隨著年齡增長,女性荷爾爾不足,肌肉、筋膜和韌帶鬆弛,會使得下垂的情形更明顯。

(9)子宮肌腺症(子宮腺瘤)
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肉層,又稱內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確切原因不明,可能是剖腹手術時,縫線將子宮內膜組織帶到肌肉層,有些則可能是流產手術,將內膜衝向肌肉層,但大部分病例找不出原因,有些患者甚至沒有性經驗。

(10)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因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逐漸癌化而成,可算是一種性傳染病的後遺症。太早性生活、性伴侶過多或是伴侶的性交對象過多,是誘發子宮頸癌的重要因子。抽菸、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缺乏維他命A、C、E也較易罹患子宮頸癌。

(11)子宮內膜增生
每次月經結束到排卵期間,卵巢分泌的動情激素,促使子宮內膜生長,若長期受到動情激素刺激,卻少有黃體素與其對抗,即易造成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若持續刺激,甚至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癌。

(12)子宮內膜癌
好發於五、六十歲以後,若停經一年以上,未使用荷爾蒙,出現不正常出血,即要懷疑可能是子宮內膜癌。肥胖、未生育過、十一歲前即來月經、五十二歲以後才停經的婦女,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但近年,年輕及中年婦女也不少見,大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且以肥胖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