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亂來! 罹罕見子宮肌肉癌

《轉載中華日報2007/06/02》

  子宮內膜癌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如「好朋友」沒有準時報到、出血量異常,都需提高警覺。

  北醫附設醫院婦癌科主任鄭丞傑表示,子宮內膜癌在台灣年約 800例,近 5年成長率年逾 1/4,最年輕的患者才 29歲。但最近也有一名 26歲的未婚女性, 4年來月經有時來一個月 2~3次,有時一來十幾天,都以為只是「亂經」,結果檢查才發現是罕見的「子宮肌肉癌」。

  鄭丞傑表示,這名 26歲女性亂經長達 4年,卻很少看醫師,只有自行吃補血藥,最近出血量變多才就醫。醫師一看她臉色蒼白,一問才知她連爬樓梯都沒力氣,血紅素也從正常的 12掉到只有 6。檢查發現是少見的子宮肌肉癌,而且已經是第二期,因為發現太晚,子宮、卵巢、輸卵管全部切除,再也沒有生育能力,存活率也只剩 5成。

  還有另一名 29歲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也是過去十多年,大都 3個月以上才來一次月經,最近 3年出現亂經現象,不過因為沒有性行為,從未內診及照超音波。

  但因為她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本來就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等後來她到北醫就醫,照超音波發現已經是子宮內膜癌,因為開刀及放射線治療,也失去生育能力。

  除了年輕女子,近更年期女性也很容易被誤診為亂經,以致延誤病情。鄭丞傑表示,就曾有一對 48歲及 45歲的姐妹,因為姐姐亂經 1年多,一度被誤以為是更年期,但經照音波和括除病理切片檢查出子宮內膜癌後,遂以子宮切除術治療。復原期間,妹妹來探病,才說出已亂經 3年多,一併檢查,發現已是子宮內膜癌第三期,除了手術外還得接受放療。目前姐妹倆癒後十分良好。

  鄭丞傑表示,很多女性常常都忘了紀錄自己的「好朋友」,連有無血塊等詳細問題,多幾乎都說不上來,還誤以為自己月經不規則只是亂經。

  其實,月經與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息息相關,鄭丞傑指出,女性最好每個月能紀錄月經來的時間及天數,體溫高低可知有沒有排卵,以及出血量、有無血塊、會不會疼痛、發生腹瀉、乳房脹痛等,有助於診斷是否罹患經前症候群、子宮肌瘤、子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