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 誤以為亂經


《轉載自由時報2007/06/02》

  月經週期、月經量多寡,與女性健康息息相關。不過,臨床醫師發現,超過一半的女性無法精確回答上次月經時間,甚至有人從青春期起月經就不規則,卻沒有積極求治,結果年紀輕輕不到30歲,就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必須切除子宮。

  台北醫學大學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鄭丞傑指出,月經週期、月經量,是婦產科醫師診斷與用藥的重要依據。

  「上一次月經什麼時候?」也是婦產科醫師問診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不過,這個問題能夠準確回答的女性不到一半。這也導致有時醫師才開藥給患者服用沒多久,患者才發現自己懷孕了;或是有夫妻結婚一、兩年都沒有懷孕,詳細問診並記錄後,才發現兩人幾乎都沒有在排卵期發生性行為。

  此外,很多女性以為只要有月經來就表示有排卵,就有機會孕育屬於自己的寶寶。但是,卻不知道有些月經是「無排卵月經」,只是空包彈。

  鄭丞傑解釋,一般女性月經週期以21天到35天算正常,如果月經週期低於21天,或兩、三個月才來一次的,很多都是無排卵月經,長期如此,不但難以懷孕,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也會提高。

  日前便有一名29歲的女性,從青春期後,大概都3個月以上才來一次月經,最近3年經血量與持續時間都變得混亂,結果等她到北醫就醫,照超音波發現子宮內膜厚得不得了,診斷確認為子宮內膜癌,經開刀及放射線治療後,雖然保住一命,卻也失去生育能力。

  另一名未婚女性只有26歲,4年來月經有時一個月來兩、三次,有時一來10幾天,都以為只是「亂經」,結果檢查才發現是罕見的「子宮肌肉癌」。因為發現太晚,子宮、卵巢、輸卵管全部切除。

  由於月經與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息息相關,鄭丞傑建議,女性最好每個月能記錄月經來的時間及天數,體溫高低可知有沒有排卵,以及出血量、有無血塊、會不會疼痛、發生腹瀉、乳房脹痛等,有助於診斷是否罹患經前症候群、子宮肌瘤、子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