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 提醒婦女小心子宮頸癌

鄭丞傑(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

    一代巨星梅艷芳走了,她死於華人婦女最常見的子宮頸癌,令人十分惋惜,因為這是一個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便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且在零期癌,治癒率是百分之百,第1A期也有95%以上,第1B期還有85%左右,然而從她去年(2003)9月公開承認在抗癌時,已完成化學治療來看,她在剛診斷出來時,應是已有子宮頸以外的擴散了!或者,其實她在前幾年就已早期診斷出來,但沒有接受正規療法,才造成遺憾。

   有道是:「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子宮頸癌,如何預防其發生,其實和預防性傳染病的方法是一樣的,雙方都長期單一性伴侶、長期使用保險套都是有效卻不易完全做到的,如能從避免太早開始性行為、減少性伴侶人數、注意營養、不抽煙、避免性傳染病等幾方面去注意,已屬不錯。但對先天上的家族遺傳傾向,亦即基因上的缺陷,則不可能讓我們有選擇的機會。

不過,至少我們能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早期診斷,甚至在還沒有演變成子宮頸癌之前,即先診斷出來,而阻斷走上癌症之路,因為變成子宮頸癌之前還有所謂的癌前期病變,也就是醫師可以藉由抹片、陰道鏡、切片等方法,診斷出還沒正式成癌,但未來將演變成子宮頸癌的狀況,也因此我們才說,子宮頸癌其實是一個容易防患於未然的疾病,如果拖到侵犯性癌(Ib期以後)才診斷出來,實在可惜,拖到第三、四期,那就更是十分不應該了,為什麼呢?因為子宮頸癌有個明顯的症狀--性交後出血,只要求醫,大都可以早期診斷;而如果每年定期做抹片,更是通常在零期癌之前即診斷出來了。

 子宮頸癌的典型症狀就是性交後出血,起初可能只是點狀出血,只有一點血絲,後來可能愈來愈大量,次數也越頻繁,如果不延誤時機,及早求醫的話,這時候大都只是第IaIb期而已,有不少婦女因為平時即有亂經的情形,因此對這種不正常的出血不以為意,加上從無定期抹片檢查的習慣,因而儘管它有明顯症狀,仍然拖了幾個月,甚至幾年才發現,殊為可惜。

  很多被診斷出為子宮頸癌的病人,都「天真」、「無辜」地說:「怎麼可能呢?一點也不痛,只不過是出一點點血,就是子宮頸癌了!?」也許她們都被電視連續劇所誤導了,事實上癌症初期極少會痛的。

  如果一直沒有求醫診治,子宮頸癌侵犯到輸尿管、骨盆壁、坐骨神經時,那就真是會痛了,這時便可能痛到腰部及下肢。侵犯到膀胱或直腸時,則可能出現小便困難及疼痛、血尿、便秘、血便等症狀:如果一直都沒有治療,或者不能及時控制病情,最終將演變成尿路阻塞,而成尿毒症而死亡。

 大致而言,零期、IaIb IIa期的子宮頸癌,以手術為主, IIb IVa之間,則以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為主,至於 IVb則處末期,以支持性治療為主。

   零期僅需子宮單純切除即可,甚至如果還想生小孩的年輕婦女,也可以只做子宮頸錐形切除(大切片),假如切下的子宮頸組織邊緣沒有惡性細胞,可保留子宮,生完還子再視情況處理。目前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零期病患是不必切除子宮的,單純作個大切片(ConizationLEEP),復發率其實和子宮切除幾乎同樣的低,前者0.6%,後者0.3%,或者做個子宮頸切除,保留子宮體,對那些不想再生育可是又希望繼續有月經的婦女而言,也是另一種選擇。

早在一九六O、七O年代,美國和加拿大等先進國家的研究即指出,實施大規模的防癌子宮頸抹片之後十年左右,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可以降低百分之六、七十,因子宮頸癌而死亡的機率,也減少百分之六十以上。另外,也有人指出,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則因此癌而死的機率,會比不每年作抹片者,少了九成機會。

        因此,還是老話一句:開始有性生活之後,別忘了每年做一次子宮頸癌防癌抹片。希望一代巨星的殞落,能喚起至今仍以為「我又沒什麼症狀,爲什麼要做抹片?」的婦女朋友之覺醒。也提醒大家,接受正規治療,外加充分休息和營養,才是治療之道。(作者亦為台灣婦科腫瘤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監事)